小切口促提升丨乌拉盖管理区:凝心聚力 赋能发展 打造基层团组织服务大局工作品牌
导语
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全面铺开以来,盟委高位推动,各旗县市(区)党委领导实施,盟旗两级团委具体抓落实,在干部来源多元化、组织方式多样化、引领动员网格化、工作内容项目化、生存资源社会化、运行机制扁平化六大方面取得了新进展、积累了新经验。
为持续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,盟团委坚持将固本强基、创新突破、融入大局作为提升改革工作质量关键点、增强社会功能的着力点,精心谋划工作思路,研究制定了《全盟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“小切口促提升”主题项目工作的通知》,量身打造“一旗县一主题”,聚焦“小切口”实现“新提升”,推动改革工作向纵深拓展,在精准发力中实现基层团组织建设质量重塑、整体跃升,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见深度、取实效、显真章。盟团委推出《改革攻坚进行时》--“小切口促提升”专栏围绕各地特色的做法,整理汇总案例,分13期予以编发。本期推出文章《凝心聚力 赋能发展 打造基层团组织服务大局工作品牌》,介绍乌拉盖管理区团委的工作探索。
乌拉盖管理区团委聚焦抓试点、树品牌,在团青基础较好、阵地建设相对完善的嘎查(村)、社区重点打造了团建示范点、社区团组织服务大局品牌工作项目,进一步发挥共青团服务基层治理的青年助力。
聚焦思想引领,打造青年聚集“强磁场”
坚持党建带团建,组建青年讲师团33人,面向团员青年通过讲党课、团课、传经验、教方法等多种形式,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嘎查(村)、社区等活动,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,筑牢理想信念。强化“社区-团组织”结对服务体系,抓团社融合成立“青年突击队”,以突击队的形式带领青年在急难险重事件中展现责任与担当。建设青年志愿服务的嘎查(村)、社区阵地6处,让嘎查(村)、社区成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主场景。
加强宣传引导,壮大青年工作“朋友圈”
依托青年爱里、志愿服务站、校外少工委等团属阵地,以1个阵地配备1支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模式,成立6支青年志愿服务队,招募190余名志愿者,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、文明创建、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,进行志愿服务70余次,服务群众1500余人次。各级团组织注重将新兴领域青年、社会组织骨干、返乡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发动起来,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0余场次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围绕基层治理,按下青年赋能“快捷键”
从基层治理入手,积极探索“团员+网格员+青年志愿者”的工作模式,依托现有服务阵地,充分利用镇场青年爱里、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实体阵地场所,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服务。巴彦陶海、查干胡硕社区和乌兰查布嘎查团支部积极开展“请党放心·强国有我”活动,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开展“暖暖冬至日 浓浓敬老情”“浓情端午 健康同乐”“免费义诊进社区”“护苗行动”“直播助农”等服务群众活动30余场次。让青年人走出家门就能参与嘎查(村)、社区基层治理,用青年人的方式更好助力服务基层治理。